在上海这个魔幻的大都市,不管你吃过再多的美食,也依然忘不了街边小面馆里的本帮味道。

不如我们先来点一碗面,再接着说,"老板,来一碗辣肉面,宽汤,硬面,过桥,免青!”
有些小伙伴可能要满脸问号了,什么意思呢?让我们对照下面的术语就明白了。
宽汤:汤多 紧汤:汤少 干挑:不要汤
重面:面多 轻面:面少
过桥:面和浇头分开盛上桌,自己控制浇 头多少
重浇:浇头多放些 轻浇:浇头少放些
重香头:多放葱花蒜叶
免香头:不放葱花蒜叶
重青:多放蒜叶 免青:不放蒜叶
立直:滚边,最硬的面
断生:一滚,外熟内白,中等硬度
健面:二滚,全熟,软面
讲究!
上海人下面,也是看功夫的。面条下水捞出,盛在碗里,根根清桑,像梳子梳过一样,这叫观音头。

面条吃口要劲道,软硬尺度拿捏巧妙,喜欢吃细面,不管是做成汤面,还是拌面,不仅喜欢吃细面,还喜欢光面,一碗光秃秃的面,能有什么滋味?当然是那一勺汤咯,汤头一定要是用骨头熬出来的高汤。

上海阳春面
上海阳春面
老上海传统阳春面,猪油化开的汤底很清澈,面劲道很有韧性,根根分明,撒上一把小葱花,一口面,一口汤,吃起来那叫一个舒坦。
上海人吃面万物皆可浇头,"浇头"这词,自然是“浇上、盖上”的意思,是指放在主食上的配菜,但有时候,“浇头”也做调料之意,《红楼梦》里有“预备菜上的浇头”一说,可以理解为是浇汁。

浇头三拼
上海人吃面的浇头,花头交关透!各种小菜均可做浇头,如辣酱、雪菜肉丝、葱烧大排等等,想想都很美味。下面的浇头面你喜欢哪一个?(不同浇头还可双拼或三拼)

大排面
大排面
上海人做菜讲究浓油赤酱,葱烧大排是典型的本帮菜,大排软嫩连筋甜丝丝的很入味,里面的葱更是好吃,汤底很鲜,一碗大排面,梦回大上海。

大肠面
大肠面
大肠处理的非常干净,Q弹有嚼劲,浓油赤酱包裹着面条,嗦一口面,再尝一口鲜嫩的大肠,这神奇的组合,直接把胃叫醒,太好吃啦!

辣酱面
辣酱面
甜口的,不太辣,里面至少要有土豆丁、豆干丁、肉丁、香菇丁,土豆要似化非化的那种,入口绵密,要有辣油,红红的不一定很辣,但颜色要到位,烧辣酱也是要放一点点糖,为丰富口感吊鲜味,而不是为了吃起来甜。很经典,很本帮。

辣肉面
辣肉面
有点甜的辣肉面,也是上海正宗老味道,辣肉面一定要是红油肉沫做的,吃起来鲜甜微辣,连汤底都要喝完。

黄鱼面
黄鱼面
金灿灿的小黄鱼,就是一个字"鲜",清甜的鱼汤遇上爽滑劲道的面条,嗲!黄鱼加面条,看似简单,却令上海人魂牵梦绕,打耳光都不肯放。

上海鳝丝面
上海鳝丝面
浇头和面条都是现点现做,锅气十足,鳝丝新鲜弹牙,浓郁喷香,鲜而不咸,微甜的口感,往里面加点醋是更好吃的秘诀。

雪菜肉丝面
雪菜肉丝面
雪菜脆鲜脆鲜的,每一口都混合了面条的鲜香,夏天吃不齁不腻,甚至有一丝清爽。

上海冷面
上海冷面
一到夏天,炎热难耐,上海人入夏后最幸福的事就是吃一碗浇足花生酱的冷面。用花生酱、醋、酱油,辣油,精确配比,就能让人舌尖生花。把蒸好的面摊开,风扇吹凉,淋上调料,搭配不同的浇头,开吃。冷面浇头有很多,吃的比较多的是三丝和辣酱。

蟹粉面
蟹粉面
一碗满满的蟹黄,倒进面里,再倒上蟹醋,把面拌匀,吃上一大口,无比满足,蟹黄又鲜又甘甜。

葱油拌面
葱油拌面
葱油拌面是上海传统特色美食,葱段碧绿,面条也非常劲道,超多的葱加劲道的面,吃完碗底也不会留油,葱香无比。
吃葱油拌面会附赠一碗蛋皮汤,蛋皮汤也不马虎,有蛋皮丝,猪油香,一点点小葱,清清爽爽。
无论什么时候,无论哪一餐,都能在上海的街边小面馆,点上一碗面,吃饱了,心情也舒展,人间烟火不过这一碗面。